• 期刊首页
  • 期刊导读
  • 期刊介绍
  • 投稿指南
  • 邮箱投稿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栏目导航

期刊导读
期刊介绍
投稿指南
邮箱投稿
在线投稿
联系我们

综合新闻

  • 铁道工程学报毕业设计参考文献格式(铁路毕业
  • 铁道工程学报硕士论文参考文献格式(铁路专业
  • 张学家:与有荣焉!参建青岛地铁十年,从无到
  •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发表《基于ROS的动车组
  • 高职名师|湖南铁道职院陶艳:把学生不想学的

通知公告

  • 《铁道工程学报》数据库收录影响力
  • 《铁道工程学报》期刊栏目设置
  • 铁道工程学报版面费是多少
  • 《铁道工程学报》投稿方式

您现在所在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人物|石家庄铁道大学刘庆宽:让桥梁和建筑无(2)

来源:铁道工程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8-04
【作 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 要】:2009年4月,石家庄铁道大学风洞实验室建成。但彼时刘庆宽压力更大了,“实验室建成了,后续的研究能不能跟上?能不能承接到有影响力的项目?” 在这

2009年4月,石家庄铁道大学风洞实验室建成。但彼时刘庆宽压力更大了,“实验室建成了,后续的研究能不能跟上?能不能承接到有影响力的项目?”

在这些不同年代不同学科的“细节故事”中,我们看到的是很多河北高校教师共通的一种师风——对学生细致入微的关爱。

刘庆宽解释,该风洞的两个拐角部分可以从主体结构上挪开,将风洞由回流的结构变成直流的结构,可以做风雨风雪风沙类的试验。两个拐角结构移回至主体结构上,风洞就又会变成一个回流风洞。这台设备不仅能模拟出最大风速可达80米/秒(超过32.6米/秒就是12级风)的强风,还能模拟从毛毛雨到大暴雨的各级雨强的降雨……

细节背后的师风

风,一种空气流动所引起的、最常见的自然现象之一。但提起风工程、风洞试验,相信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非常陌生的领域。

将赛场的风速控制在每秒3.5米以下;厚度仅有4毫米却能承受20吨的拉力;在防风的同时,还兼有透光、抗紫外线、阻燃、耐低温等多项特点……

出人意料的是,仅仅一个多月后,当年的2月28日,从新疆乌鲁木齐开往阿克苏的一列火车,真被大风吹翻了。

事实证明,这个判断没错。

正因此,首钢大跳台、新首钢大桥、京雄高速永定河大桥……近年来,请刘庆宽和其团队“把脉”的桥梁和建筑越来越多。

“名声大噪”的防风网,令刘庆宽和他的风工程团队,站到聚光灯下。

2011年结束在美国德州大学和湖南大学的博士学习,和夫人一道加入风工程研究团队的老师刘小兵,经历的正是研究中心起步时的艰难岁月。

因冬奥防风网“广受关注”

7月14日,石家庄铁道大学。

“当时连房子、建风洞、买设备,一共是800来万。现在看起来这个简直经济得不得了。”刘庆宽说,当时这也是学校单笔投资较大的一个设备项目,“所以当时在设计风洞的时候,我们就想着怎么才能又省钱,又能功能多。”

这别出心裁的设计,就出自刘庆宽之手。

趁着放暑假,位于学校西南角的一处“厂房”一样的建筑,正在紧张地进行外围施工。推开厚重的铁门,只见一座像管廊一样的绿色大型科研仪器,“盘踞”在这间巨大的“厂房”内。

“在上大学时,燕春饭店在石家庄都算是很高的楼了。”在过去的20年里,刘庆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一路见证着中国经济和土木工程的飞速发展。

这是国际上第一个回直流可变、双实验段的风洞设备。

国内某座大桥刚建成时,当时为了减轻振动,采取的措施是在斜拉索下端安装阻尼器,但没想到大桥还没通车,斜拉索的振动便把部分阻尼器都振坏了。

“全球风灾及次生灾害的经济损失占自然灾害总损失的85%,旱涝、火山、地震、海啸等所有其他加起来,总共只占15%。”

2021年10月,刘庆宽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张家口赛区。 柴晓兵供图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冬奥防风网的研发,是他们的一次“厚积薄发”。

“风工程研究是一个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我们的研究最根本的目标是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同时,我们也希望用技术突破,为河北的经济转型升级和国家重大设施建设贡献科技力量。”刘庆宽表示。(河北日报记者周聪聪)

“强风对土木工程的影响,主要集中于大跨度桥梁、超高层建筑、大跨度空间结构。这三种结构,在我国的数量是很多的。”

团队做过一个东南沿海地区的电厂大跨度煤棚钢结构的风洞试验项目。

“原来大家只是觉得风不是回事,其实它一直是回事。”在刘庆宽看来,风洞实验室的加速推进,既有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有经济发展需求的推动。

自2009年组建风工程研究中心,13年里,刘庆宽已经带领团队累计为国内外300多项大跨度桥梁、超高层建筑、大跨度空间结构和工业产品做过这样的风洞试验,其中不乏洛阳市奥林匹克中心、三亚河心岛桥、重庆亢谷大桥、石家庄火车站等城市地标建筑。

“做抗风实验,就好比是给建筑拍CT,但CT拍得准不准,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刘庆宽解释,从风场模拟到模型精度,从测试点的布置到传感器的选用,从数据采集到分析处理,许多环节的细节都会直接影响数据测量和计算的准确度,处理不好,个别情况下甚至会引起数倍的偏差。

信中,科技部科技冬奥领导小组对“冬奥会室外雪上项目场地防风网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组,以及作为项目组带头人的刘庆宽表示衷心感谢。

文章来源:《铁道工程学报》 网址: http://www.tdgcxbbjb.cn/zonghexinwen/2022/0804/573.html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下一页
  • 上一篇:首届中国医学工程学学科发展大会召开
    下一篇:石家庄铁道大学教师入选中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

    铁道工程学报投稿 | 铁道工程学报编辑部| 铁道工程学报版面费 | 铁道工程学报论文发表 | 铁道工程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铁道工程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