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首页
  • 期刊导读
  • 期刊介绍
  • 投稿指南
  • 邮箱投稿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栏目导航

期刊导读
期刊介绍
投稿指南
邮箱投稿
在线投稿
联系我们

综合新闻

  • 铁道工程学报毕业设计参考文献格式(铁路毕业
  • 铁道工程学报硕士论文参考文献格式(铁路专业
  • 张学家:与有荣焉!参建青岛地铁十年,从无到
  •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发表《基于ROS的动车组
  • 高职名师|湖南铁道职院陶艳:把学生不想学的

通知公告

  • 《铁道工程学报》数据库收录影响力
  • 《铁道工程学报》期刊栏目设置
  • 铁道工程学报版面费是多少
  • 《铁道工程学报》投稿方式

您现在所在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高职名师|湖南铁道职院陶艳:把学生不想学的

来源:铁道工程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9-18
【作 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 要】:“教师是一份光荣而神圣的职业,我儿时的梦想就是当一名教师!”陶艳曾在中国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从事了六年的电力机车研发工作,当她听说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需要引入专

“教师是一份光荣而神圣的职业,我儿时的梦想就是当一名教师!”陶艳曾在中国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从事了六年的电力机车研发工作,当她听说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需要引入专任教师时,选择追随自己的初心,义无反顾地放弃了收入颇丰的企业工作,申请调入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从零开始当一名人民教师。

陶艳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先后主持湖南省自科基金课题《城轨牵引供电系统动态潮流分析及仿真研究》、湖南省“十二五”教育规划课题《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产品导向型微课标准开发研究》等6项省级课题和项目;以第一发明人获得《模拟电网装置》等5项国家专利授权;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发表《基于三相四桥臂的双模式变流器控制策略研究》等高质量论文9篇,国家一般期刊发表7篇;主编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机车网络控制》等5本公开出版教材。她受广铁集团、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等63个企业、院校、行政单位邀请,开展技术技能、专业建设及教师教学能力培训2万余人次,被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竞赛轨道车辆技术赛项的裁判、株洲市职业教育讲师团轨道电气装置组的组长、轨道车辆机械维护“1+X”证书专家组专家,并被株洲长河电力机车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聘为技术顾问。她于2014年入选株洲市首批核心专家,她在企业成立的“陶艳名师工作室”被评为湖南省“双师型”名师工作室。

通讯员徐敏 潇湘晨报记者李楠

敢于创新,教改先行

不忘初心,不辱使命

精益求精,匠心育人

就这样,陶艳把学生难以学、不想学的课,变成了学生最喜欢的课、湖南省名师课堂、湖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她设计制作的微课,获得湖南省微课比赛一等奖;她采用基于空间的教学方式教学获得湖南省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她采用信息化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获得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课堂教学大赛二等奖、省赛一等奖;她创新了工学结合的“四主五步”教学组织模式和“强基、提质、拓能”的个性化分层教学法,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竞赛一等奖。她说,既然选择当老师,就要不忘初心,不辱使命。

新闻线索爆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进入“晨意帮忙”专题;或拨打晨视频新闻热线。

“既然站上讲台,就必须要站稳讲台,站好讲台。”为了上好一堂四十五分钟的课,陶艳课前会花上一整天甚至更多的时间查找大量的专业资料和素材,制作内容丰富、直观生动的PPT课件;她会自学视频剪辑软件和动画制作软件的操作,制作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微课;她会虚心向同行请教,设计更加有趣的教学活动,采用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撰写条理清晰、内容详实的教案;她会利用自身的企业工作经验和企业资源,自主设计制作大量寓教于乐的小游戏程序以及小型实验装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快乐学习;她甚至会把开场白和上课的每一句话都写进讲稿里,背记下来,再口语化。她是同事口中“理想主义的老师”,她是学生口中“课堂上没有一句废话的老师”。不仅如此,陶艳还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堂,润物无声。她在课堂上不仅讲高速动车组的设备,还会讲中国高铁走出国门的历程;不仅讲地铁规范化操作的方法,还会讲“手柄轻四两,责任重千斤”的安全和使命担当;不仅讲列车调试的标准,还会要求学生精益求精,将参数调整到最佳标准……不少学生都说:“陶老师的课,让我们不仅学会了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学会了做人的道理、做事的方法。”

2016年毕业的学生刘理,现在是广州动车段的一名动车组机械师,也是广州铁路集团技术能手、劳动模范。刘理表示,自己现在的成绩,得益于大学期间的专业导师——陶艳老师。他记忆最为深刻的是在陶艳的指导下参加全国轨道车辆控制技能大赛。竞赛中有一项任务是地铁列车对标停车,要求是停车误差不超过正负30厘米。当刘理好不容易练习到符合标准时,陶艳却提出了更高要求,停车误差不超过正负20厘米。刘理不理解,陶艳耐心解释:“人工对标停车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只有把误差缩小,精度提高,才会相对更加稳定!”刘理继续训练,好不容易符合了高标准,陶艳又提出“三个不允许”的苛刻要求:“对标停车时列车牵引手柄不允许二次牵引,不允许二次回零,不允许施加快速制动。”一个星期后,师徒二人都能在没有二次牵引、回零和快速制动的情况下,准确地对标停车。陶艳这种不断挑战自我,追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影响了刘理的整个学生和职业生涯。毕业后5年时间,他就已经快速成长为了高铁工匠。

文章来源:《铁道工程学报》 网址: http://www.tdgcxbbjb.cn/zonghexinwen/2022/0918/576.html

  • 1
  • 2
  • 下一页
  • 上一篇:2021年度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丨在西
    下一篇:《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发表《基于ROS的动车组

    铁道工程学报投稿 | 铁道工程学报编辑部| 铁道工程学报版面费 | 铁道工程学报论文发表 | 铁道工程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铁道工程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